公司新闻

九九重阳,思念重重

发布日期:2018-10-17


菊花黄,黄种强

菊花香,黄种康

九月九,饮菊酒

人共菊花醉重阳


寒露、秋风、黄花、红叶……

不知不觉,时间把我们带进戊戌年的九月初九。

九九重阳,首映脑海的主题词便是一个“孝” 字。

九九重阳,九九与“久久”同音,被赋予长久长寿的寓意,西汉时就已在此时设宴求寿。1989年,农历九月初九被定为老人节,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、敬老、爱老、助老的风气。


登高


        在古代民间重阳有登高的风俗,故重阳节又叫“登高节”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。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。杜甫的七律《登高》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。登高所到之处一般是高山、高塔。



吃重阳糕


       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、菊糕、五色糕,制无定法较为随意。九月九日天明时,以片糕搭儿女头额,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,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。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,像座宝塔,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,以符合重阳羊之义。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,并点蜡烛灯。这大概是用“点灯”、“吃糕”代替“登高”的意思,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。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,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。



饮菊花酒


       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,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。陶渊明以隐居出名,以诗出名,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。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。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,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。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,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。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“菊月”,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。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,且不限于九月九日。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。



插茱萸
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。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,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,还有插在头上的。大多是妇女、儿童佩带,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。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《西经杂记》中就有记载。除了佩带茱萸,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。唐代就已经如此,历代盛行。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“解除凶秽以招吉祥”。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、菊花来相赠佩带的。



        重阳节后,就不能再“秋冻”了,夜晚温度将会降得更低,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暖。最重要的是脚部,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,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。


       重阳时节养生保健,“防燥”至关重要。对付“燥气”,喝白开水是一个不错的方法。不过,要想完全抵御“燥气”带来的负面效应,最好在白开水中加些盐或蜂蜜。


       秋季宜早睡早起,保证睡眠充足。每天可多睡1小时,缓解秋乏。注意劳逸结合。特别是深秋寒气袭人,既要防止受寒感冒,又要经常打开门窗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。

      秋风肃杀,面对草枯叶落、花木凋零,人们往往容易触景生情,引起忧郁、伤感的心绪。用什么方法可以化解悲秋呢?登高就是不错的方法。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,缓解压力,放松自己,对抑制悲伤的情绪大有好处。



陪伴是最好的礼物

如果能在父母长辈身边
请多陪他们一会
手艺精湛的你可以为他们做顿饭
比起下馆子
家常便饭才是生活

离家在外
别忘了打个电话
每个老人
都曾经是个孩子
九九重阳的一份感恩
亲情和爱不只是说说
是体贴
如常伴左右,快乐久久